調研組考察鐵山港
2023年2月13日至15日,廣西歷史與區情教育特色通識課程《鑄海之魂—廣西“釋放海的潛力”》聯合校級實踐教學團隊《社會 實踐:(傳承英雄正氣新體驗)》開展以“海上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與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門戶建設”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主講教師南寧學院副校長陳雄章教授帶領團隊成員一行11人參加了本次活動。調研組先后調研了永安大士閣、白龍珍珠城遺址、北海近代建筑群、北海冠頭嶺、北海地角炮臺舊址、漢代文化博物館、合浦漢墓群、文昌塔、惠愛橋、魁星樓、古海角亭、東坡亭、大浪古城遺址等。
探尋海上絲綢之路的前世今生
13日,調研組一行考察了白龍珍珠城遺址。白龍城由一層黃土一層珍珠貝殼夯打而成的高大城墻,“孟嘗珠還合浦”的故事,太監碑亭,白龍古井等都證明了白龍古城規模龐大,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往來頻繁,文化交流活躍,合浦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15日下午,調研組參觀了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漢代文化博物館館長熱情的向調研組介紹了“珠光帆影——合浦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博物館展出的陶器、青銅器、金器、琉璃器皿、玉器、印章等一件件精美的漢代古物讓調研組成員仿佛看到了合浦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早期始發港的繁華景象。
調研組還考察了合浦漢墓群、文昌塔、惠愛橋、魁星樓、海門書院、古海角亭、東坡亭、大浪古城遺址等文化古跡,搜集了與這些古跡相關名人如蘇軾等人的相關史料,為下一步的課程建設準備。
銘記海防歷史,深挖課程建設素材
調研組先后考察了合浦山口鎮的永安大士閣,北海冠頭嶺、北海地角炮臺舊址。這些地方見證了北海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調研組還考察了北海老城區的德國森寶洋行舊址、英國領事館舊址、德國領事館舊址、法國領事館舊址、德國領事館舊址、北海海關大樓舊址等具有西洋風格的北海建筑文化古跡群。這些建筑群是北海發展歷史上的記號,展現了北海近代開埠文化歷史,是中國近代建筑的瑰寶和城市歷史文化的載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也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素材。
因地制宜,開拓課程思政建設新思路
通過此次調研,課程組采集到豐富的課程建設素材,課程組成員更深刻認識到課程思政建設可以因地制宜,用好廣西豐富的地域歷史文化資源,拓寬課程建設思路。
15日晚,陳雄章教授組織項目團隊成員主持召開了社會實踐調研總結會,會上,在調研總結會上,參與本次調研的成員結合各自研究興趣和工作各抒己見,分別從文化傳承、文物保護、語言服務、旅游服務、建筑研究以及創新創業大賽指導工作等方面暢談了如何進一步結合北海之行的調研成果開展課程建設,推進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等。
本次調研活動是教學團隊開展社會實踐系列調研活動之一,是教學團隊貫徹落實黨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的具體行動,是團隊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全面釋放‘?!臐摿?激發‘江’的活力,做足‘邊’的文章”舉措,活動旨在提高教學團隊的教學水平,夯實課程建設的基礎,提升團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能力,進而引導學生關注廣西經濟社會發展,更好培育學生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擔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南寧學院供稿 文/楊小鳳、農朗詩 圖/陳雄章、韋超才)